60-68(5/23)
赶不走,那时候它也已经虚弱地站不起来了。你比大部分人要成功得多,你看得见它,对不对?你始终要记得,你才是提供养分的宿主,比起对抗大脑疾病更重要的是,原始的你想要什么,喜怒哀乐将你牵引到哪里,对于幸福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从前我赞成你大度地吞下它们,你比我预想的还要有气量,可如今你这副小小的身躯已然到了极限,它也过犹不及地再次成为了你的阻碍。我们换个方式吧,冬去春来,辞旧迎新,可能性就跟星星之火一样,你一定能懂我的意思。这次我们不吞了,令你感到痛苦的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对事不对人,比起消化情绪,你试着去做些改变吧。”时间快到了,穆里斯一片迷惘,“我……我还能做什么?”
连医生展露出温和的微笑:“相信你自有判断。”
什么判断?是赎罪的机会,还是就此别过的悲剧?
肚子饿得厉害,穆里斯离开诊所之后在街上漫无目地走了三十分钟,闻到一股烤面包的香气,黄油,面粉,烤箱,霸道地占据她的嗅觉。她还吃得下去吗?这副鬼样子,再香的面包在她口中和蜡烛又有什么区别?一旦买下来就是浪费,这毋庸置疑,她的十元不具有十元的价值,旁边背着几乎半个身子大的双肩书包的小女孩手中的十元才具有十元的价值。她说面包好香啊,要买三个回家。她妈妈说,马上要到晚饭时间了,吃了面包就吃不下晚饭了。她摇摇头,似乎要耍无赖,然而只是重复道,面包好香啊。
穆里斯绕过那对母女,没走几步心脏涌现一股沉重的疼痛,像是眼泪流干了而抽水泵仍在卖力运作,伤及无辜内脏。她不是非要站一派,她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没有能劝她回家吃晚饭的人,但她自己就是个大人,精打细算的道理她很清楚,还是那句话,她不是非要站一派的。她转过身,买下三个面包。
回到家,穆里斯煎了两个荷包蛋,淋上酱油,开了一盒纯牛奶,配上焦黄的面包,就这么杂七杂八地吃起来。书桌上有几本她看了一半的书,她边吃边翻看,为杂七杂八更舔一份乱。
文字的逻辑依然很模糊,但她的头脑清醒了许多。她开始明白她无法在书里找到完美答案,那些共鸣和感动,实际上全部是她无形的手记,不属于作者而属于她自己。
对了,有形的手记她也有,由作者酝酿而出的情绪,她隔着纸张借了过来,用笔一撇一捺地写下。那些小纸条被她随手夹在随机的书里,因为她知道如果全部收集在一起,她会忍不住沉沦过去,一遍遍地审阅一遍遍地陷入情绪无法自拔。她的手记没有一个字是出于希望被阅读的动机,她需要呕吐,总不能吐地上。
此刻她正刻意制造一场偶遇,她翻开一本本看完的没看完的书,找到小纸条,窥探过去。她大多在写诗,思想解离的产物,晦涩难懂毫无意义,的确和呕吐物没个两样。还有写信,本该寄往罗弗敦却寄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黑塞的信件。
令穆里斯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还能找到五年前的信,原以为它们早就随着搬家灰飞烟灭了呢。日期最早的那一封,字体端正大方,信纸似乎经过精心挑选,有一定的厚度。
「亲爱的Ishmael:
我今天去复查了,又做了一个小时的量表(真不知道这些量表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问题都很无聊),又扫了一遍磁共振(感觉这个比较有说服力,主要是我喜欢看自己的脑切片)。可喜可贺,医生说我看上去好多了!然而听到我有一个多月都没吃药的时候,他的脸色突然垮了下来,问我为什么不吃。他问得也太多余了,当然是因为我想死。接着我坦白,我现在不想死了,以后也绝不再想死,我想好好治病,好好工作,当一个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