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正文完】(1/89)
第158章正文完太阴星君的月光箭头在此地消失了。
剑客·李昼便操控知北游, 停驻在了乱民面前。
顾盛、韦都统与武举考生们纷纷从剑气清光中滚了出来,相互扶持着爬起身,迎面看到了乱民们转过来的脸。
平心而论, 顾盛等人也都出身寒微,入仕后也都自认为坚守了初心, 从未想过以权谋私,一心为朝廷和百姓做事。
然而,在听说奚州暴.乱时,众人虽知根源在那些行事粗暴的官吏,心里却还是难免对百姓产生了一些不满, 认为这些人不顾大局。
只要苦上一两年, 未来就光明了,升斗小民,果然目光短浅。
因此,所有人都没有去想,百姓是因为多大的委屈,才会在这太平盛世里,忽然揭竿而起。
对朝廷来说,只是用一季的稻米去换利润更多的棉织物, 对这些升斗小民而言,却已是破家之灾。
面前这些满身污垢的、看不出性别的乱民们,穿着衣服的都寥寥无几, 和远处赶来的甲胄齐整的官兵们一对比, 仿佛已经是两个物种。
只需要失去一季收成, 最底层的农民就会立刻破产, 在衣物几乎全部当掉、最后一碗米也吃了个精光后,离开家乡谋求生路便成了唯一的选项。
而当这些农民聚集在一起时, 便成了官府口中的乱民。
若是皇帝没“疯”,开几个粮仓,稍稍安抚,暴.动便会如众人所愿,很快平息。
而后再过几年、甚至几个月,也许又会有另一场激发矛盾的暴.动,之后或是招安,或是镇压,全看朝廷是否还有余力。
这样的事已经循环往复了几千年,在高位坐久了的达官贵人自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对的地方,然而顾盛这样刚刚入仕的年轻人,却会想起自己还是他们中的一员时,一次次苟活下来的情景。
人不应该这么活着,那时的顾盛想,等她也能为政一方,一定要让治下的百姓有一些积余,多一些喘息的时间,不至于任何一根稻草都能把他们压垮。
那时的她绝不会想到,自己在得到皇帝的赏识后,在发生民变之时,所有的想法都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基业。
现在的顾盛看着一双双灰暗的眼睛,脑中那些韬略计谋,都被一种莫大的荒谬取代了。
乱民们沉默地堵住了绵延的道路,没有人懂什么“假岁剑、真弑君”,更不会知道自己可能会成为这句谶语的诱因,每个人都只是在求活而已。
披甲持锐的官兵们骑着马,高举明黄色圣旨,口中高呼着:“奉陛下之命,清剿逆贼!”
方才还自告奋勇要为陛下效力的武举考生们,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朝廷的精兵悍将,剿的便是这样一群衣不蔽体的逆贼吗?
考生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片刻后,顾盛看到,自己最看好的那个卫原率先回神,上前几步提声喊道:“钦差大人在此,且慢动手!”
突然被狐假虎威,顾盛一怔。
对面,领兵的将军打了个手势,喝停了准备冲锋的部下,而后回道:“可是陛下有新的指示?”
顾盛看了卫原一眼,在后者略带歉意却无比坚定的目光中,垂了垂眼。
接着,她也排开众人,走上前道:“将军不知是哪路卫军?我已上奏陛下,为奚州百姓陈情,相信陛下只是一时……”
“我们不是卫军。”将军奇怪地看了眼顾盛,不知这位钦差怎么连他的鳞甲飞羽都认不出,“我乃神武军折冲都尉。”
不是地方军,而是皇帝亲卫。